古人游記中關(guān)于太姥山茶的記載|白茶文化資料
明·林祖恕《太姥山記》:
級(jí)窮小徑,出沂流未十里為天源庵,……大賞異之之,因箕坐谿畔,取竹爐汲水,烹太姥茗啜之,然以主人病后不堪久坐,乃別。過橋,即圓潭庵。
明·陳仲溱《游太姥山記》:
初一從錦屏右轉(zhuǎn),好峰奇石沉在竹木之中,竹大五圍而交枝接葉,雪霜深壓,蒼翠委地。竹間見危峰枕摩霄之下者為石龍,亦名疊石庵。緇徒頗繁,然皆養(yǎng)蜂賣茶。雖戒律非宜,而僧貧亦籍以聚重。自此出蔣洋便為歸路。
清·吳振臣《閩游偶記》:
太姥山亦產(chǎn),名綠云(為雪之誤)芽者最佳。
清·謝金鑾《漱玉洞記》:
復(fù)返從渠中取水出,洗鼎烹泉,坐石靜聽。須臾,日色過午,茗已再熟!型詿~煮茗。
清·林滋秀《太姥紀(jì)游》:
廿二日日,晴陰參半,乃宿舂糧茶具往,……二十九日下山,觀泉(白云寺僧)饣鬼 嫩荈一罌,分襟山門,回首諸峰,不禁棬棬難割。
清·王孫恭:《游太姥山記》:
入七星洞,則容成丹井在焉。泉從巖罅涔涔滴井,如掬之。游人每挹此烹“綠雪芽”。(原注:閩小記太姥茶名“綠雪芽”)
太姥山茶 白茶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