炒青、烘青散茶|中國綠茶的歷史(六)
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,中國綠茶的發(fā)展,大致經(jīng)歷了生煮羹飲、燒烤后煮飲、曬干收藏、原始曬青、原始烘青、原始炒青、蒸青粗茶、蒸青末茶、蒸青散茶、蒸青餅茶、炒青和烘青散茶、摻香綠茶、窨花綠茶、直到近代千姿百態(tài)名優(yōu)綠茶的產(chǎn)生。這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,是歷代茶人不斷創(chuàng)新的結果。
炒青、烘青散茶
原始炒青雖然早已出現(xiàn),但精細加工的炒青綠茶,是自唐代以后才出現(xiàn)的。唐代劉禹錫《西山蘭若試茶歌》曰:“山僧后檐茶數(shù)叢,春來映竹抽新芽。宛然為客振衣起,自傍芳叢摘鷹嘴。斯須炒成滿室香,便酌砌下金沙水!卵窟B拳半未舒,自摘至煎俄頃余!
詩中“斯須炒成滿室香”、“自摘至煎俄頃余”,說明了采下的嫩芽葉,經(jīng)過炒制,滿室生香,而且炒制花費時間不長,這是至今發(fā)現(xiàn)的關于炒青綠茶最早的文字記載。因此可以說,炒青綠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。
到了宋代,皇家貢茶雖然崇尚“龍團鳳餅”,但民間生產(chǎn)飲用的稱之“草茶”的散茶也不少,尤其江南一帶,尤為盛行。
到了明代,散葉茶更為盛行。尤其是炒青芽茶的出現(xiàn),品質(zhì)顯然比團餅茶好,而且團餅茶制作也廢工廢時。這時明太祖朱元璋順應民情,于洪武二十四年(1391年)九月頒布詔令:“罷造龍團……唯采芽茶以進……其品有四:探春、先春、次春、紫筍。”這道詔令在一定程度上,也刺激了散葉茶的生產(chǎn)和品質(zhì)的進一步提高。從此散葉茶和炒青制法日趨發(fā)展和完善,這在明代不少茶書中都有較詳細的記載。
明代張源《茶錄》在“造茶”、“辨茶”中記述:“新采,揀去老葉及枝梗、碎屑。鍋廣二尺四寸,將茶一斤半焙之,俟鍋極熱,始下茶急炒。火不可緩,待熟方退火,撤入篩中,輕團那(那通挪——作者注)數(shù)遍,復下鍋中,漸漸減火,焙干為度!边@是炒青綠茶的制法。
明代許次紓著的《茶疏》中,在“炒茶”一節(jié)記述:“一鐺之內(nèi),僅容四兩,先用文火焙軟,次加武火催之,手加木指,急急鈔轉,以半熟為度。微侯香發(fā),是其候矣。急用小扇鈔置被籠,純綿大紙,襯底燥焙,積多候冷,入瓶收藏!边@是烘青綠茶的制法。
明代羅廩在《茶解》“制”一節(jié)中記述:“炒茶鐺宜熱,焙鐺宜溫。凡炒,止可一握,候鐺微炙手,置茶鐺中,扎扎有聲,急手炒勻,出之箕上,薄攤,用扇扇冷,略加揉挼,再略炒,入文火鐺焙干,色如翡翠!边@是小平鍋炒制法。
明代張源《茶錄》在“造茶”、“辨茶”中記述:“新采,揀去老葉及枝梗、碎屑。鍋廣二尺四寸,將茶一斤半焙之,俟鍋極熱,始下茶急炒;鸩豢删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