岳西翠蘭|安徽十大名茶
;三級為一芽二葉初展。
制作翠蘭技藝:包括:采摘、攤涼、殺青、整形、攤涼、毛火、攤涼、足火等。
采摘:岳西翠蘭 對鮮葉要求嚴格,一般清明前后開采,要求做到“三要、三不帶、五不采”,即同一級別的鮮葉“要求大小勻齊,老嫩一致,壯瘦相同;不帶老葉、老梗、單片葉;不采魚葉、雨水葉、病片損傷葉,紫芽葉、對夾葉。”鮮葉放入隨身攜帶的竹籃中,上覆薄布,以防曝曬。
攤涼:采回的鮮葉要及時攤放,攤放場地要求陰涼干燥、通風良好;攤放器具要求是潔凈的竹匾。攤放要勻、薄,邊攤邊揀剔。
頭鍋:頭鍋的作用是散發(fā)青氣、形成茶香,也就是翠蘭制作過程中的殺青。殺青是鮮茶綠葉制作的第一道關(guān)鍵工序,對翠蘭品質(zhì)起著決定性作用。通過殺青來破壞鮮葉中酶的活化,阻止多酚類物質(zhì)氧化,防止芽葉變紅,形成綠茶“綠葉綠湯”的品質(zhì)特征,并隨著葉內(nèi)水分的散失,鮮葉里的青草氣芳香物質(zhì)揮發(fā)消失,增進茶香。頭鍋鍋溫為120℃-130℃,以葉片投鍋后“沙沙”響為宜,每鍋投入鮮葉量按茶的等級各不相同。翻炒要求干凈利索。炒制分為三個階段,手法分別是“抓、抖、撒”, “抖、帶、甩”和“攏、帶、甩”。待葉質(zhì)變軟,青氣消失,茶香出現(xiàn)時用小棕帚掃入第二鍋。
二鍋:二鍋的作用是理條、增香。這是茶葉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,鍋溫為80℃-100℃,以手觸鍋底燙手為宜。其手法為“攏、帶、撒、磨、滾”,直到茶條成形,用棕帚掃出鍋面。不同等次的翠蘭,整形的手法都有微妙的區(qū)別,手工整形最大特點是干茶條形舒展自然。通過殺青和整形兩道環(huán)節(jié)后,茶葉已達到七成干。
初攤:初攤是將二鍋葉均勻薄攤于桑皮紙上,散去濕熱,使葉內(nèi)水分均勻分布。讓茶葉的水分和青草氣進一步散發(fā)。完全冷卻后,再毛火烘干。
毛火:毛火用的工具為烘籠,栗炭火烘焙。這是茶葉干燥的第一道工序,主要在于蒸發(fā)水分,并整理外形,充分發(fā)揮茶香。烘籠頂部溫度80℃—90℃。通過鋪皮紙、攤茶葉、提紙等手法,使茶葉滾落到烘籠之上。在毛火中,要定時輕翻,待至七成干時,下烘攤涼。
復攤:在紅炭火上架上竹編的烘罩(俗稱焙籠),烘罩上再放一層皮紙,目的是防止茶葉的細末從烘罩的縫隙漏下,產(chǎn)生煙霧影響茶葉的味道。把整形、攤涼后的茶葉用紙盛著,兩手捏緊紙邊,有節(jié)奏地輕輕篩動,使茶葉均勻地落在烘罩里的皮紙上進行烘焙。
足火:足火是低溫慢烘。烘籠頂部溫度為50℃-70℃。毛火烘焙能使茶葉達到九成干。再將茶葉攤放至完全冷卻,再足火提香至十成干。在用火上,也十分講究,從殺青、整形,到毛火、足火,用的是無煙無味、火力均勻的木炭火。烘焙中要定時翻動,直至足干后,下烘攤放備裝。
制作工具:一般工具有攤青架(若干)、鍋灶(兩口)、火鉗(1把)、小掃帚(2把)、接料盤(2只)、烘籠(4只)、笸箕(竹匾)(8個)為一組用具。
其它材料:干柴、栗炭若干。
制作人員:一般一組4-5人。
工作時間:一般一組1小時制作毛火茶0.8斤左右,足火0.6斤左右。
岳西翠蘭 名稱典故
取名“岳西翠蘭 ”,其主要原因是這種茶葉,色澤翠綠、形似蘭花,產(chǎn)在岳西。
其他緣由還有:
1. 翠蘭茶是在岳西縣東北部姚河、頭陀河一帶生產(chǎn)的歷史名茶“小蘭花”的傳統(tǒng)工藝基礎(chǔ)上研制開發(fā)而成的,“翠綠鮮活”的品質(zhì)特征突出,因此得名。
2. 岳西縣屬大別山腹地,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好,蘭草花漫山遍野,引人注目。明崇宗九年(1636年)張獻忠率部攻占岳西后,將這里命為“蘭花縣”。由于蘭花多,這里的茶葉自然就浸潤了蘭花的芳香。1984年,岳西縣創(chuàng)制的新茶在安慶地區(qū)名茶評比中嶄露頭角,名列第一。1985年有人提議,將這種“色翠蘭香”的茶葉,叫“岳西翠蘭 ”,得到了廣泛認可。
3. 相傳明末清初,在岳西姚河鄉(xiāng)境內(nèi),有一個叫蘭花的姑娘,美麗嫻淑、心靈手巧,所炒的茶葉質(zhì)量特優(yōu)。一年,有位徽州茶商慕名攜巨資來到曉天,高價專購蘭花炒制的茶葉。由于家貧,懂事的蘭花姑娘,為了給家多掙錢,就不分晝夜,拼命采呀、炒呀,結(jié)果積勞成疾,英年早逝。當?shù)厝藶榱思o念蘭花姑娘,就將她炒制的茶葉叫“蘭花茶”。也就是今天的岳西翠蘭 的前身。
岳西翠蘭
安徽十大名茶